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扩大,金融业数字化发展水平也日益提升。今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先后印发文件,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描绘了路线图。
金融科技是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下大力气解决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堵点,数字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部分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建设发展滞后,亟需采取切实举措加快提高数字化建设水平。在金融科技浪潮洗礼下,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向何处发力?中小金融机构又将如何突围?
近日,兴业银行以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身份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数字金融论坛,并以“匠心筑梦 数智融通”为主题,在论坛展区展示近期面向试点地区公众开放的兴业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获得参会者的广泛关注。
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发布了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是指基于预定事件触发、自动执行的可控制数字人民币的计算机程序。简单来讲,就是用计算机程序写一份合同,按照约定条件自动完成数字人民币支付履行合约义务。
近日,随着各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完毕,消费金融行业业绩也浮出水面。今年以来,受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冲击,短期消费信贷需求有所疲软。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消费金融公司成绩单依然保持增长态势,消费金融公司是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消费信贷投向重点发力在哪里?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数字人民币低碳卡硬件钱包、数字人民币购燃气……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集中展示了数字人民币丰富多彩的创新成果。
从手工记账、现金结算到平台支付、交易“零接触”——银联农产品产销服务平台创新支付产品打通了“田头市场”。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世博中心盛大开幕。中信集团首次参展,并联同旗下十余家子公司亮相“创新应用”主题展区,通过“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生活”“智能建造”四大板块,展示近年来中信集团在各领域的智能化转型成果。百信银行作为旗下的数字普惠银行,参展智惠金融板块,带来科技驱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探索实践成果,展示了未来银行新范式。
使用数字人民币结算的光伏项目和农粮收购项目、搭载硬件钱包的智能燃气表、以智慧学生证和工牌等为载体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8月31日开幕的2022年服贸会上,工商银行展示了多项数字人民币创新试点成果。
近日,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披露,今年人员增编1500人左右,其中1200人是新增的科技人员。另外,财务费用上,全年科技预算比上年增加5%以上。
经过前期紧锣密鼓筹备,2022年8月30日,兴业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正式上线,标志着兴业银行实现了从数字人民币合作银行到运营机构的角色转变。
数字人民币正在发挥精准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积极作用。在今年3月31日,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大后,新纳入的第三批试点城市正积极通过数字人民币提升消费“引力”,新一轮数字人民币消费券活动正在多地开展。